壬午講【馬】      鳳凰城 氣如虹

焦點消息

特別報導

華人社區

台灣新聞

大陸新聞

佛州消息

專題評論

現代專欄

宗教世界

文藝天地

阿修伯專欄

飛將軍論壇

高資敏專欄

詩中畫畫中詩

本報前期存檔

華僑新聞首頁

 

 

 

 

 

中國文人雅士常說:光陰如「白駒過隙」 ,真的一點沒錯,新世紀陽曆二○○二年元旦降臨不過一個多月,二月十二日,華人傳統歡慶的農曆新年就「萬馬奔騰」般衝到人間!
形容為「萬馬奔騰」,乃因踏進農曆春節便屬馬年。大家知道,中國傳統紀年次序是以十個天干配十二地支而成,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西戌亥,每一地支又有一種動物為代表,稱生肖,或屬相,就是: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犬豕,今年歲次壬午,午屬馬,俗稱馬年。 .
迎接馬年,希望人人「龍馬精神」 ,興高彩烈地互相恭賀新禧,同祝新年快樂,消除過去蛇年的蛇蠍份子恐怖陰影,抹掉死蛇爛鱔的倒霉晦氣,恢復信心,朝氣蓬勃地向前邁進,「馬上」行動,「馬不停蹄」,「馬到成功」!
馬,是靈敏的大獸,面長頸長,頸背生鬃毛,四腳高長,蹄堅趾固,步伐穩定,奔跑快速,體魄強壯,勁力充沛,能馱負沉重物品:馬尾尤特別,是一把長長的毛,能左右掃撥,廣東人有句歇後語:「馬尾拍烏蠅」,喻意是「一拍兩散」,貼切而奧妙。
馬,自古及今都是人類的良伴,服務人群,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莫大貢獻;可以說,馬匹一直陪伴著人類成長;在過去的漫長歷史,馬佔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沒有馬,古人的生活困難重重,人類的歷史必須改寫。
有了馬,人類僅得「騎馬」代步,解決了雙腿行路往來的辛勞。馬所踏出每一步,強勁有力,姿態優美,古代習武練功者,借鑒其步法,創造出「馬步」式樣,如「四平馬」、「丁字馬」…武館授徒有句口訣:「未學功夫,先學跌打;未學拳頭,先學扎馬。」扎穩馬步,是武術的基礎。本領高強的俠客,任何對手「放馬過來」,隨時招架得住,甚至先發制人,顯示出「下馬威」,讓敵人「落馬」敗走。也有些「害群之馬」,學一點花拳繡腿,倚仗「人強馬壯」,騎馬打家劫舍,成為「馬賊」。聽說,以前中國東北一帶出現劫富濟貧的大盜,人稱「山東響馬」。
有了馬,人類創造「馬車」運輸,可以載貨,也可以載客,成為各地的主要交通工具。古時候,凡是車多馬多的地方,顯示社會繁榮的景象。即使進入機械化、電子化的近代,在一些落後地區,或偏遠的鄉村,仍有馬車的活動。而某些先進國家的遊歷點,有人還特意裝置高貴美觀的馬車,讓遊客親身體驗「坐馬車」的風味。拉車的馬有用單匹的,有用雙匹的,更有三頭馬車」 。駕駛馬車的人叫「馬車夫」,要手執「馬鞭」指揮,必要時加以鞭策,「快馬一鞭」,有其道理。
有了馬,人類訓練「戰馬」作戰,在沙場上衝鋒陷陣,與敵軍殺戮。「兵馬」、「軍馬」,「騎兵」、「馬前卒」,其與馬關係密切,常聯結一起。處於「兵荒馬亂」時代,作戰準備要「秣馬厲兵」 ,勇將領兵「一馬當先」 ,士兵上陣以將軍「馬首是瞻」,戰亂紛紛會「人仰馬翻」,獨自戰鬥靠「匹馬單槍」,壯烈戰死便「馬革裹屍」,僥倖凱旋歸來高奏「驪歌」,已算立下「汗馬功勞」。宋朝名將岳飛曾大破「拐子馬」,金兵的「拐子馬」應該是軍事上最著名、最具特色的馬陣,等于現代裝甲部隊,凌厲無比。
馬,還可以在戲台上表演特技,在運動場中比賽快速。歐美有不少陣容宏偉的「大馬戲團」,是很受歡迎的娛樂節目,「牛高馬大」的動物在戲台上表演,令人拍手歡呼;亞洲地區仍有「跑馬場」的賽馬活動,吸引著人們去觀賞,還產生「賭馬」的博彩活動,出版《馬經》讓人參考,香港更有「馬票」玩意,「中了馬票」是很開心的,「輸了馬鼻」 就嘔氣哩!
馬,其命運和牛相似,同樣替人類服務,讓人使喚,被人鞭撻,終生勞碌;「牛耕田,馬拉車」,曾經一段漫長的歷史,直到人類科技發達才減少。人被奴役時有如「做牛做馬」,更苦的遭遇甚至「牛馬不如」,有的受不了時去見「牛頭馬面」,多可憐!
馬,敏捷活躍,和人類的接觸比牛密切得多。阿諛奉承之徒就喜歡「拍馬屁」;狡猾奸詐的人就害怕「露馬腳」; 事後有先見之明者往往誇誇其談,屬「馬後炮」;人迷了路有時要靠馬認路,「老馬識途」;沒有空仔細欣賞風景,也想 「走馬看花」;小朋友不能騎「高頭大馬」,竟然利用竹和木,「騎竹馬」、「騎木馬」,是往昔少年愛玩的遊戲,故有「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美談。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似乎對馬特別偏愛,無論哲學、史書、詩詞、歌賦、小說,都少不了馬的份兒。
最早的哲學理論「白馬非馬」,一直是後世研討的話題;最古老的極刑懲罰是「五馬分屍」,相當殘忍;唐詩有關馬的句子很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六軍不發無奈何,婉轉蛾眉馬前死」;宋詞也有馬名句:「車如流水馬如龍」:古文最有見地是「說馬」:「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名家才懂選名馬,這說明慧眼識英雄的重要性。家喻戶曉的小說《二國演義》,描寫馬的故事買多:什麼「赤兔馬」,「躍馬跳檀溪」,「千里走單騎」,「上馬提金,下馬提銀」等,非常精彩;但最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占代的新科技。至於「馬前覆水」的典故就不光彩了,覆水難收呀!
我們的日常用語,包括成語、諺語、俗語和歇後語,與馬有關的數不勝數,如「非驢非馬」,「天馬行空」,「人有錯手,馬有失蹄」,「人窮志短,馬瘦毛長」,「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馬行無力皆因瘦,人不風流只為貧」,「又要馬兒肥,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好馬不吃回頭草」,「馬死落地行」,「牛頭不對馬嘴」,「跑馬射蚊鬚--難中矣」!
歡度壬午馬年新歲,我循例講講馬,但講來講去講不盡。有人認為現在是電子電腦時代,很少機會提起馬,其實不然,目前日常生活,我們還是「馬」不離口,例如:出街是「馬路」,機器有「馬力」匹數,電動靠「馬達」,超市有時買些「馬蹄」(荸薺)做菜,品茗吃點「殺騎馬」甜餅,飲宴來一杯「人頭馬」好酒,助興節目唱唱粵曲小調《餓馬搖鈴》或《走馬英雄》,有時消閑對奕,在棋盤上「馬行日,象行田」,「躍馬騰車」,提防「撬馬腳」,注意「馬後炮」,切莫「士急馬行田」。久不久打理家務,少不免要清洗「抽水馬桶」…
看!馬的話題真多,怎能講得完?那麼,就在迎接壬午新春時候,再次希望大家效法駿馬雄風,驍勇馳騁,不要「馬馬虎虎」,即使遭受挫折,也不屈不撓應付,最後必定「馬到成功」!
辛已歲暮於寓所


  焦點消息  |  特別報導  |  華人社區  |  台灣新聞  |  大陸新聞  |  佛州消息  |  專題評論  |   現代專欄  |  
宗教世界

 文藝天地  |  阿修伯專欄  |  飛將軍論壇  |  高資敏專欄  |  詩中畫畫中詩  |  前期存檔  |  華僑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