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報道:布什反擊決策內幕(三) 彭天澤

華僑新聞首頁

 

 

 

"冷酷無情"的老國防部長,說時的艱難、猶豫,溢於言表。

美東時間24日上午9﹕40﹐美國總統布什(右)在白宮玫瑰園發表演說宣佈﹐他已簽署行政命令﹐凍結恐怖組織在美國的資產﹐並呼籲其他國家採取類似行動。左為美國財長奧尼爾﹐中為國務卿鮑威爾。

美國報復戰爭如箭在弦,以國防部副部長沃爾福威茨(Paul Wolfowitz﹐見圖)為首的官員,力主盡快展開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不單針對拉登,也趁機夷平恐怖分子在伊拉克和黎巴嫩貝卡山谷的巢穴。

教皇保羅二世 (左)和哈薩克斯坦總統Nursultan AbishevichNazarbayev在Astana機場舉行的歡迎儀式上觀看一名士兵持劍走過。

盡管不斷有恐怖分子揚言要襲擊美國,但是誰也沒有預料到,真正的襲擊居然會來得如此突然,規模如此難以置信。有戰略學家認為,這不僅是二戰以來最大的國際性事件,而且正在從根本上改變世界格局。美國如何應對這場危機?多維社繼續回顧並追蹤報道美國政府的危機處理決策過程。 

(11)21世紀戰爭怎麼打? 

十六日早晨,福克斯的斯諾先生問道:"五角大樓為什麼沒能及時讓戰鬥機起飛攔截?而且最後起飛的戰鬥機來自弗吉尼亞南部的朗吉利(Langley)空軍基地,而不是就在隔壁(Andrews)。"
拉姆斯菲爾德先生回答道:"到那天為止,美國沒覺得有必要一天24小時每一分鐘都有飛機在天上看著。我們也負擔不起。"
同一天稍後,ABC的唐納克先生問到類似的問題。 
"現在,在一些嚴格挑選的地點,我們有戰鬥機在不斷巡航。26個空軍基地有戰鬥機在跑 道上待命,10到15分鐘之內就能緊急升空。"拉姆斯菲爾德先生告訴聽眾。 
"但是,"他馬上反問,"如果他們用船怎麼辦?地鐵呢?汽車呢?"
"恐怖主義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發起任何攻擊,物理上簡單不可能在所有的時候同時保護所有的地方。"拉姆斯菲爾德先生顯得有點惱火。"我們在歐洲有戰區司令,在 太平洋有,在波斯灣有,但還從來沒有過美國戰區司令。按照憲法,按照法律,美國軍隊的任務是抵御外來的侵略和威脅。而我們剛看到的威脅是來自於一個就在我們國家裡的人 ,架著我們的飛機,裡面坐滿了我們的公民。這是執法部門的事情,這是聯邦調查局的事情,這是警察的事情......"
人們很少能看見拉姆斯菲爾德先生在公開場合這樣情緒化。 
在關於是否可能動用核武器的問題上,他也有點猶疑不定。 
十六日接受ABC採訪的時候,唐納村先生問他:"我們能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嗎?"
"你知道,這個問題-- 我們人類取得了驚人的成就。我們掌握這個威力大得難以置信的武器,核武器,從,什麼時候起? -- 55年了,還不止-- 但從1945年以後還沒有被帶著怒氣發射出去過。這是個驚人的成就。我認為這反映了每一 個總統在這個問題上的敏感,深知需要盡可能找到其它辦法去解決問題。"
這是他的第一反應,充滿對歷史的珍惜和負責。 
但是,二十三日,在CBS接受採訪,被問到同一個問題的時候,他的回答是:"我們-- 我們--美國,據我所知,從來沒有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我們-- 我們一直說,如果你回憶一下冷戰時期的話,說我們不會排除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因 為存在無法抵擋的常規威脅,我們覺得這樣可以成為一種阻止力量。"
"冷酷無情"的老國防部長,說這番話時的艱難、猶豫,溢於言表。 
在國際事務方面,拉姆斯菲爾德先生是典型的傳統保守主義者:以國家利益為主線,務實,多疑,信奉單邊主義、大棒主義,對談判、妥協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懷疑。這些偏向,從他堅決推動導彈防御系統以及南中國海撞機事件初期的態度等事情上一覽無遺。 
這也是本屆政府總體上很鮮明的偏向。 
但九月十一日的恐怖襲擊似乎已經在改變這點,正如它改變了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熱情直率的美國社會。 
襲擊發生後,他很快就意識到了多國合作、多方面協同的極端重要。十六日的採訪裡,他 就提到了"政治、外交、金融、經濟、軍事和非常規手段 --我還要在最後一項下面畫條線。"
在此以前,你不容易從拉姆斯菲爾德先生嘴裡聽到對外交的正面詞語。 
確實,這是一個巨變中的世界,充滿未知、危險和新生希望的世界。

 
 (12)布什內閣的一致與混亂

布什內閣主要成員在國際事務上的的取向分別,對跟蹤的人來說,早在就職前就已經基本清楚:鮑威爾先生傾向於多邊主義與溫和路線,拉姆斯菲爾德先生、切尼先生和賴斯女士偏向於單邊主義和比較狹義的國家利益,布什先生簡單不懂--至少在把賴斯教授請到他德州的農莊緊急輔導之前如此。 
這些分別,在布什先生入主白宮後的一系列有關調整、決定--推動導彈防御系統、試圖修改甚至廢除反導彈條約、拒絕京都協議等--及南中國海撞機事件的處理中得到了明顯的體現和証實。
九月十一日的恐怖襲擊之後,或更準確地說,在布什先生意識到自己的職責遠遠高於切尼先生和秘密特工從安全角度出發的考慮之後,他的內閣在四、五天的時間內在幾個主要方面達成了共識: 
1. 把此次恐怖襲擊定性為戰爭行為。
2. 美國必須迅速反擊。 
3. 一個以人道主義和捍衛自由為主線,跨越原來的所有國際陣線,尤其是包括伊斯蘭世界在內的多國聯盟,對於反擊行動至關重要。
4.反擊行動必須包括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情報、輿論等各個方面,而且軍事行動的方式與美國以前參與的戰爭將大相庭徑,有關的外交思維也必須充分體現多邊主義精神。 
5。反擊行動將很難快速見效,將持續很長時間,而且很難限定最後的勝利。 
但是,進一步到比較具體一些的問題上,尤其是在軍事行動方面,各方意見的差別,甚至總體上的混亂,就顯得很明顯了。
先看看一些幽默資料。
布什先生開始把恐怖襲擊者稱為"伙計們(folks,也可譯為老鄉)",顯然是震驚之下腦子還沒理順;號稱要發動"十字軍東征(crusade,也可譯為聖戰)",恐怕也是大家司空見慣的腦袋裡缺根弦,倒不是他把這件事看成了"文明間的戰爭",因為在此之前他就譴責國內民眾對阿拉伯人、伊斯蘭教徒的敵視、襲擊和騷擾,並聲明美國的反擊不是針對阿拉伯世界、伊斯蘭世界;要"掃除世界上一切惡人(evildoers)",聽起來很象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加入紅小兵的誓詞。
如果說這些都是無傷大雅、可以原諒的失誤的話,那麼給反擊行動取名為"無限正義",就毫無疑問地反映了布什內閣濃厚的基督教色彩,以及與狂熱宗教人士形影不離的道德傲慢。尤其在必須小心避免宗教聯想的時候,這樣的錯誤很難理解。 
這個名字,最早在十九日由接到調動令的部隊透露給媒體。
二十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就此問拉姆斯菲爾德先生,並指出"有穆斯林朋友覺得這個名字含有侮辱性,因為他們認為隻有阿拉才能、才有資格執行、賜予'無限正義'。"
拉姆斯菲爾德先生馬上回答:"我理解,我理解......我聽到過某些人在某個地方、某些時候提到過這個詞,據我所知,這還不是正式名稱。"
直到二十五日,行動代號才改為"持續自由"。 
但願這裡的延遲不是因為布什先生在遣詞發音方面的困難。 
但如果不是,那精英薈萃的布什內閣怎麼又花了五天時間才找到第二個名字? 


(13)信不信由你

而實質性的混亂,表現最明顯的莫過於第一波軍事打擊的范圍和目的。 
1. 要不就核了他們吧,要不就不核了吧......
十六日,拉姆斯菲爾德先生接受採訪時,被問及是否可能使用核武器,他沒有正面回答, 但談到人類掌握了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而在1945年之後就再沒有帶著怒氣發射出去過, 這是一個多麼來之不易的成就。
二十三日,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時,拉姆斯菲爾的先生吞吞吐吐地重復了"我們從沒有保証過不使用核武器"的官腔。
實際上,美國在本次反擊行動中首先使用戰略核武器的可能,大概除了最杯弓蛇影的人之外沒人真正相信。但是,戰術核武器或者邊緣性核武器、其它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中子 彈)沒有可能嗎?如果有恐怖分子拿到核武器、生化武器並對美國發動攻擊呢?如果還成功了呢?
2.不信你看......呃......算了,信不信由你。
盡管賓拉登的名字在恐怖襲擊之後很快就被布什總統及其內閣成員掛在口上,充斥媒體頭 條,但從公布的消息看,至今為止還沒有賓拉登與此次襲擊有關的任何直接証據。相應地 ,在回答媒體質疑的時候,布什總統及其內閣要員不斷回到賓拉登和以前多起恐怖襲擊的聯系及有關通緝。
二十三日,鮑威爾先生說:"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能夠提出文件,相對清楚地描述我們把他同這次攻擊聯系起來的証據。"
第二天,在情報部門的強烈反對下,布什總統宣布不予公布。 
這不僅讓鮑威爾先生有點尷尬,更重要的是讓他組織多國聯盟的工作比原先更艱難。誠然 ,除了為數不多的激進穆斯林原教旨主義者及受他們洗腦、控制的民眾之外,世界上沒人 認為賓拉登先生是什麼聖人,連穆斯林世界的很多政府也恨不得這個人趕快消失。
布什總統在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後下達的聯邦機構下半旗令23日結束。圖為當天白宮屋頂的一面國旗升至旗杆頂部。(路透社)
甚至也 可以說,如果賓拉登先生與此次襲擊毫無關系的話,那簡直有點難以想象。 
但是,畢竟這個國家是以"無罪推定"為基礎的法制國家。 
現在,人們隻能暫時存疑。
但將來某一天,這個問題必然再一次被提出來。如果布什先生仍不能提供令人滿意的答復 的話,美國將在世界上,尤其是中東和中亞,失去很多的道義資本。

(14)唉,壞人這麼多,時間這麼少

十三日,國防次長沃爾佛維茨先生說:"我們將.......結束那些支持恐怖活動的政府。"媒體紛紛引用,認為將對包括塔利班、薩達姆等在內的政權直接發動軍事打擊。 
十六日,國務卿鮑威爾先生說:"我們需要結束的是恐怖主義。"隨後沃爾佛維茨先生自己也出面解釋澄清原話。看樣子不一定直接推翻某個政府、佔領某個國家,更不會對多個政府同時發動攻擊。
但是,同一天,拉姆斯菲爾德先生表示,美國要告訴庇護恐怖分子的國家,他們必須"停止支持恐怖分子","如果它們不停止,"我們將不得不幫助它們停止"。 (chinesenewsnet.com)
據目擊者透露,十五、十六日在戴維營召開的國家安全會議上,曾發生過激烈的爭論。從 目前看來,後來意見比較統一了一些,以鮑威爾先生為主的的意見-
集中力量打擊一個目標,而不是全面出擊-- 佔了上風。連副總統切尼和素以鷹派著稱的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先生都願意暫時放薩達 姆一馬。 
但是,沃爾佛維茨先生和切尼先生的主管助手利比(Libby)顯然仍然沒有放棄自己與各自老闊不同的意見。好,就算薩達姆先生暫時可以放心睡覺。那喀布爾的阿訇們呢?是隻盯著他們的貴賓,還是順便斬草除根,把主人的家一起毀了?
襲擊發生後的頭幾天,白宮發出的聲音非常一致:塔利班必須交出賓拉登,而且摧毀其組織,停止支持恐怖活動,要不就......哼哼。 
要不就怎麼樣呢? 
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明確說明過。 
暗示有過很多次,隻是前言不搭後語。 
二十二日,國家安全顧問賴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說:"他們是實施壓制的可怕政權 。沒有塔利班,阿富汗人民會更好。北方聯盟顯然可以再發揮某種作用。"
同日,布什總統第一次公開呼吁阿富汗人民起來推翻塔利班 政權。
之後不到48小時,塔利班政權宣布緊急征兵,號稱已招集"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士兵 三十萬。
二十五日,鮑威爾先生再次揮舞橄欖枝,表示美國的目的是消滅恐怖主義,而不是消滅某 個政權。隻要喀布爾合作,它不僅可以存在下去,而且還可能得到西方的援助。
同日,白宮發言人弗萊舍(Fleischer)先生也表示了相同的意思。 

(15)不會打的......開玩笑啦(chinesenewsnet.com)

近日來,有關白宮高層的消息裡,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二十五日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 新聞發布會上的一段話:
"不會有什麼諾曼底登陸之類的事,這是不言自明的。我也可以肯定不會有在密蘇裡號上 簽字慶祝儀式之類的事......"
"在這場努力中,勝利的意思是,摧毀恐怖組織通過脅迫、恐嚇等手段擾亂美國及我們世 界各地的朋友、盟友的生活方式的能力......"
"很遺憾,它不是外科手術式戰爭。會充滿困難,充滿危險。而且會有,如我們所知,我也不得不遺憾地指出,出現更多傷亡的可能......"
"(這樣說)不是故意含蓄,也不是對美國人民提出什麼警告-- 除了真相以外。真相就是,這是一場廣泛、持久、多方面的努力,與以往的有鮮明的區別 。它本身的性質決定了不可能靠什麼大規模進攻或入侵來解決。這是一組非常微妙、細致 、困難、模糊的問題。"
這段話,加上在同一次新聞發布會上拉姆斯菲爾德先生關於"不會撒謊"的信誓旦旦的保 証,被某些媒體解讀為美國不會進行大規模地面軍事行動。
但是,請別忘了,在距離阿富汗五百公裡之內的地方,到目前為止已經聚集了美國的四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小鷹、卡爾文森、羅斯福、企業)和英國的一個(卓越),約七百架飛機,共近二十萬空軍、海軍、陸軍及特種部隊兵力。
仔細看看他講的,拉姆斯菲爾德先生隻是反復強調反擊恐怖行動將會是持久艱巨的,不可 能通過人們熟悉的轟轟烈烈的戰爭方式解決問題。
但他可沒說不會有轟轟烈烈的戰爭。
同日下午,國防部長和國務卿一起到美國國會作報告,拉姆斯菲爾德說,"這是一個非常同尋常的事。他們不常開這樣的會。"
二十六日,國防部的網站上發布了一條關於新聞發布的新聞,裡面簡單說:"二十七日中午,拉姆斯菲爾德先生將在五角大樓2E781新聞室主持新聞發布會。"
那是阿美尼亞時間二十七日晚上九點,喀布爾時間八點半。 
布什總統曾保証在羅馬教皇保羅二世離開中亞之前不會發動軍事攻擊。 
保羅二世將於當地時間二十七日七點半離開阿美尼亞。 


(16)白宮的公關災難

正如本系列幾天前預言,一旦這個以自由和多元化而自豪的社會從九月十一日恐怖襲擊後的悲憤、哀悼中稍微平靜下來,開始面對嚴峻而瑣碎煩人的現實,布什總統及整個美國政府的行政分支將不得不面對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批評。 
民意調查顯示,美國民眾對布什總統的支持率仍然很高。但與此同時,很多跡象也表明,蜜月期已經開始結束。
反戰遊行逐漸開始露面,司法部長阿什克羅夫向國會提出的大大擴展執法部門權限的要求引起了很多懷疑,乃至強烈的批評。
布什總統、切尼副總統及白宮助手們越來越多地發現自己在回到傳統的角色--被媒體放在顯微鏡下挑毛病。 
我們在這個系列中不止一次提到布什總統十一日奇怪的航線和表現欠佳的三次電視講話。
這是襲擊發生後白宮的第一次公關災難。有關的批評、分析和笑話,恐怕將永遠追索布什先生,尤其是在他的反擊行動不如人意的情況下。
注意到這一點的當然遠不止是多維社。
盡管有幾位當天直指布什總統"不負責"的媒體人士迅速被各自的老板炒魷魚,白宮不可能不知道這是件尷尬的事。
於是,其後幾天裡,總統的助手們抓緊一切機會解釋、找原因,似乎總統的形象比剛剛發生的災難及應對更重要。
這是白宮的第二次公關災難。
白宮公關機器在這個問題上的主要托詞,是混亂之中一個來歷不明的電話,用空軍一號的秘密代號警告說"它是下一個目標"。
紐約時報的記者甚至作出了"白宮有姦細"的可怕猜測。
但是,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二十五日晚間新聞報道,白宮"簡單找不到這個電話的任何紀錄","顯然是白宮工作人員把安全人員的推測聽錯了"。
總統的新聞助理弗萊舍先生二十六日答記者問的時候閃爍其辭,不再提及那個電話,而是馬上把話題岔開。
切尼副總統在襲擊發生後坐鎮白宮,如本系列前面所言,"用很難說是懇求的語氣讓布什總統'呆在外面'"。
不幸的是,華盛頓早就流傳著小布什被叔叔阿姨們左右的笑話,而切尼先生在電視上這樣直言不諱"泄漏機密",更讓總統的形象受損。
這是白宮的第三次公關災難。
據紐約郵報二十七日報道,為此布什先生的助手對切尼先生的助手大光其火。 
"他(切尼)說的一切都証實了關於布什的負面看法。簡單說,他等於是讓總統看起來象他的木偶。"
紐約郵報引用的"間諜"這樣轉述布什總統的兩位主要助手--凱倫﹒休斯(Karen Hughes)和卡爾﹒羅夫(Karl Rove)--這麼說。如果說在這塊烏雲的邊沿還有一道亮線的話,那隻能是,原先不和的這兩位助手在批判副總統的時候中成了"好朋友"。 
據未經証實的報道,賓州州長、新設立的"國土防務辦公室"主任的第一任主任、最新的布什內閣成員湯姆﹒瑞吉(Tom Ridge)先生在費城的一位朋友透露,今年夏天的時候切尼先生曾因連續發作的心臟問題向總統表示希望"很快退位",讓瑞吉先生接任。
布什先生的總統競選剛開始的時候,切尼先生負責競選班子的挑選,而瑞吉先生是他推薦的副總統首選。 
襲擊發生後,民意調查顯示對布什總統的支持達到了創歷史紀錄的水平。這也許讓總統的助手們有點飄飄然。 
政治脫口秀"政治錯誤"(Politically Incorrect)的主持人比爾﹒馬爾(Bill Maher)以唱反調著稱,恐怖襲擊之後也不例外:"那些劫機撞到世貿中心、五角大樓的不是懦夫,"他帶著自己商標式的調皮微笑說,"呆在幾千哩之外發巡航導彈才是懦夫。"
當記者在二十六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問及的時候,弗萊舍先生說:"這正好能提醒我們,所有的美國人應該擔心他們說什麼,擔心他們作什麼。這不是發表這種論調的時候;任何時候都不是。"
這是白宮公關的第四次災難,盡管這樣的話在習慣了言論管制的人聽來不足為奇,甚至是理所當然的--團結嘛,同仇敵愾嘛。
和布什先生與他的助手們在此之前的上十次"口誤"一樣,他們自己很快就意識到了。在白宮網站上發布的版本裡,"所有的美國人"變成了"比爾﹒馬爾"。 
但是,在這樣一個新聞嚴密監督政治的社會裡,這樣的"口誤"不會輕易放過。 這一切,對身在顯微鏡下的白宮人士當然不是愉快的記憶。 
但他們有足夠的理由為此高興。 
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美國社會就不成其為美國社會,恐怖分子也就真正達到目的了。 

(待續)

華僑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