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蘋果日報上市掀報業大戰

【本報訊】五月二日香港《蘋果日報》台灣版上市第一天,市場銷售情形果然強強滾,中午以後各家超商報架上已經見不到蘋果蹤影,不過,其他傳統報紙也沒有遜色太多,銷售情形和以往沒有太大差別,顯示不少讀者雖然對蘋果好奇,但也不至於(喜新厭舊)。 蘋果日報第一天,打著一份五塊錢的推廣價,零售市場買氣果然很熱,一大早幾家超商就已經賣完。

而蘋果日報行銷總監張翠芬,上午十點就號稱六十萬份已經賣完。至於一般讀者的反應,則是有褒有貶。

有趣的是,儘管蘋果日報銷售情形強強滾,但一般傳統報紙的銷售沒有太大變化,推估可能和民眾閱報習慣不是短期能夠改變有關,而蘋果能否在兩個星期、五塊錢蜜月過後,持續受到讀者青睞,有待觀察。

《蘋果日報》正式出刊前已宣稱要以5元的低價搶下台灣75萬份的市場。面對《蘋果日報》來勢洶洶,《聯合報》與《中國時報》5月1日連袂降價,要以10元的售價迎戰蘋果。為了達到宣傳的效果,《蘋果日報》4月18日開始大方地在街頭放送75萬顆蘋果,之後還砸下2600萬的廣告費用請來鍾麗緹代言,為5月2日發行前的暖身活動。

東森新聞報報導說,《蘋果日報》的洶洶來勢看在其他報社的新聞人眼裡可是一點都不擔心,不過台灣兩家大報社《聯合報》與《中國時報》還是在《蘋果日報》發行的前一天同步採取降價的策略,並已半版的廣告宣示從5月1日起調整報價為10元。另外,兩家報社的版面也明顯地增加了許多圖文照片,各報都嚴陣以待蘋果來襲。 針對《蘋果日報》啟開的報業大戰,台灣公平會主委黃宗樂指出,為掌握報業市場競爭狀態,公平會已經主動針對《蘋果日報》進入台灣後對台灣報業市場的影響,以及市場競爭情形進行了解,希望能持續維持市場自由競爭的公平性。

對於中時、聯合最近因應蘋果日報來台,紛紛將報紙零售價由新台幣15元調降為10元,是否涉及聯合行為,公平會副主委陳紀元表示,《聯合報》率先降價10元,《中國時報》隨後也調降價格,主要是報業市場仍處於公平競爭狀態,《中國時報》降價是為了與《聯合報》競爭,也未發現雙方有協議共同降價的情形,因此屬於追隨行為,並不會觸犯公平法。

中央社引述陳紀元強調,公平會對於所有市場,都會隨時觀察、主動了解市場的公平競爭環境是否遭到損害。除非產品有明顯的區隔,在自由競爭的市場裡,跟隨性訂價是很常見的現象,報紙有很高的替代性,所以一家報社要降價,另一家都會跟著降,不容易去界定中時和聯合兩大報的降價涉及聯合行為,也不需要從一致性行為去調查對民眾閱報習慣的影響。

中廣新聞網則報導,《蘋果日報》的出現,究竟會對台灣傳統報業市場帶來多大衝擊,現在誰都說不準,曾經長期觀察香港報業的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鄭貞銘認為,雖然蘋果在香港以煽色腥的圖片、跟蹤聞名,但到了台灣市場,這樣的風格究竟還能不能受到台灣讀者歡迎,恐怕還得再觀察。

鄭貞銘認為,《蘋果日報》對於初期上市對年輕人來說,一定有很大吸引力,但什麼樣的報紙才正受肯定信賴,就要看台灣人民怎麼決定了。至於包括中時、聯合等兩大報,在蘋果上市前就已經紛紛改版降價的行動,鄭貞銘則認為,兩大報的改變也許還稱不上「蘋果化」,但忽略真正經營成本,一味打低價促銷手段,恐怕對長期報業經營不是好事,甚至會步上香港「割喉傷害」,報業競爭還是應該回歸真正市場法則才好。

《蘋果日報》2日上架,市場反應如何有待考驗,不過,根據一份學生民調卻發現,將近七成大學生對「蘋果上架」持負面態度,五成認為會讓台灣八卦風氣、狗仔文化更興盛,至於他們會不會願意掏腰包買一份《蘋果日報》,學生則說,「應該是買蘋果而不是買報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