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竊編造新聞紐約時報致歉

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萊爾

【本報訊】紐約時報記者傑森.布萊爾剽竊及編造新聞然後遭到開除一事,全美國各媒體,不論是全國性或地方性,都顯著報導。而紐約時報自身的斷然處置及坦蕩道歉,也展現了這家已有一五二年歷史的報紙的決心。

這起事件起源是外埠報紙發現布萊爾的若干作品與他們的作品有諸多雷同,芝加哥論壇報和安東尼快訊(Express-News)等,紛紛向紐約時報探詢,時報開始調查,於是發現真相。

五月十一日紐約時報在頭版以頭題方式報導;然後在三版刊登啟事,說明原委;接著在廿至廿三版,整整四頁報導。四頁中沒有廣告,沒有大字標題,只有幾張受害人的照片,彷彿判決書般。

時報由五位記者、兩位研究員、以及兩三位編輯調查此事,還成立了專責委員會先行調閱了他從去年十月以來的七十三篇文章,發現其中卅六篇有問題。除了當天的報導外,時報還公布了電子郵件地址,鼓勵讀者專門針對此事投書指正。時報除向讀者致歉,向不確新聞的受害人道歉,向遭到剽竊者致歉,也為「有良知的專業新聞從業人員蒙羞」而致歉。

在美國,信用破產是極嚴重的事,九○年代,華盛頓郵報一位女記者曾經以一位孩童為主角,披露古柯鹼的危害,因此獲得最負盛名的普利茲獎。後來發現係編造的新聞,郵報除了開除這位女記者外,也把她過去的報導找出來,詳加核實,好在除了這篇得獎作品外,其他都屬實。至於這位女記者,聽說數年前在中西部的一間百貨公司擔任售貨員。美國沒有一個媒體敢雇用她,因為她任何作品,只要有人開玩笑「這篇是真的還是假的」,報社就消受不起。

《紐約時報》當天刊出長篇調查報導,揭發自己報社記者多年來不實報導的行徑,該報承認,布萊爾事件是紐約時報成立一百五十二年以來的低潮。

這位記者叫傑森.布萊爾,現年廿七歲,他發的許多新聞都號稱是實地採訪,內中引述當事人的談話,並描寫一些感人場面,其實這些談話和情境很多都是他自己的捏造杜撰,另外他還剽竊抄襲其他記者的文章。

紐約時報說,布萊爾去年十月被調到國內新聞組之後共寫了七十三篇報導,其中有問題的報導至少卅六篇,包括華府狙擊殺人事件和伊拉克戰爭陣亡戰士家屬的訪問。他造假的工夫非常高明,往往把別人報導的事實和他自己想像的情節混合在一起,使人很難看出破綻。

華府狙擊殺人事件是去年十月轟動一時的大新聞,布萊爾是奉派採訪的記者之一,他寫出了一篇有關兩名兇手之一的穆哈米德接受偵訊的獨家報導,聲稱穆哈米德在偵訊中向地方調查人員透露他「為何如此憤怒的源由」,但聯邦調查人員為了急於結案而迫使偵訊中止。但調查人員指出,偵訊內容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今年三月廿七日,紐約時報登出一篇布萊爾訪問伊拉克戰爭期間被俘後獲救之美軍女兵潔西卡.林琪家屬的文章,內中描寫他到西維吉尼亞州實地訪問林琪的家屬,林琪父親接受他訪問時因傷心而哽咽,林琪家門前是一大片煙草田。事實證明他是一派胡言,林琪家門前根本沒有煙草田,而林琪家沒有一個人記得接受過他的訪問。顯然布列爾是閉門造車。

布萊爾的許多訪問都只是透過電話,但他透過報社連線系統所獲得的資訊能把場景寫得活靈活現,自稱是實地採訪,例如他在三月廿四日發的一篇報導中,描寫他去馬里蘭州訪問嘉德納夫婦,當時嘉德納夫婦正在客廳看電視,想知道他們的兒子在伊拉克戰場作戰的情況,每當電視報導有美軍傷亡時,嘉德納夫婦的神情就變得十分緊張,報導中還提到客廳的佈置。後來紐約時報懷疑,布列爾是根據攝影記者傳回來的照片,才能描寫得如此詳細。

布萊爾造假的工夫還不只如此,他還會利用手機和電腦隨時向上司報告他的工作進度和行蹤,讓上司以為他真的在某地採訪,其實他可能根本還在家裡。從去年十月下旬到今年四月下旬,布萊爾傳回的稿子號稱是發自廿個城市,遍及六個州,但是紐約時報管理階層說,在這段期間,布萊爾雖然有報出差費,卻從未交出任何住宿、租車或搭飛機的收據。

其實布萊爾報導不實新聞早有蛛絲馬跡,一九九八年他在紐約時報實習十周,寫出了十九篇報導,卻很少走出報社。後來他正式加入紐約時報,被派到都會新聞組。紐約時報說,由於布萊爾在這段時間經常出錯,且行為非常不專業,都會新聞組的主任藍德曼在二○○二年四月寫了一封電郵給報社管理階層,建議立刻別再讓布萊爾為紐約時報寫稿。

布萊爾接到警告後,工作情形有所改善,同時他設法改調到體育新聞組,藍德曼勉強同意,但他寫了一封備忘錄,把布萊爾的問題告知體育組主任。善於鑽營的布萊爾很快又設法改調到國內新聞組,但該組聲稱,他們不知道布萊爾先前的工作表現有問題。

布萊爾到了國內新聞組之後,行徑越來越大膽,去年十月底,已經有官員和報社同仁質疑他的報導可能不正確,紐約時報也開始調查。時報說,調查的目的除更正記錄外,也要找出為何這種造假情勢能存在於紐約時報的原因。

少數族裔特加提拔

紐約時報有三百七十五名記者,加上龐大的編輯系統,共有一千一百多名新聞工作者,號稱擁有周密、完善的採編與核實作業,為什麼會出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大錯?編輯部各級主管明明知道布萊爾早有問題,為什麼還讓他留在時報?甚至屢獲提拔?布萊爾所發的新聞,錯誤不斷,更正率遠遠超過其他記者,時報為什麼對他如此寬容?布萊爾經常誑稱到外地採訪,其實人在紐約,為什麼一直未被發現?這個「騙子記者」為什麼可以一直混下去?

第一個關鍵,顯然與種族問題有密切關係。時報過去排斥女性、同性戀和少數族裔的作法,屢受詬病和攻擊,一群婦女新聞工作者甚至控告時報勝訴。近代時報史上最強勢的執行總編輯羅森索(A. M. Rosenthal),對女性、同性戀和少數族裔存有偏見,一九八七年下台後,時報編輯部才開始逐步放寬用人政策。十多年來,少數族裔、婦女和同性戀記者與編輯人數大增,亞裔文字記者、攝影記者和編輯,已達三十多人。時報素負盛名的論壇版(Op-Ed Page)副主編即是一名女華裔。時報為了多樣化編輯部的族裔合成,對有能力、有才幹而又肯認真學習的少數族裔記者,特加提拔,尤其是黑人(時下流行的稱呼是「非洲裔美國人」)。

出身於馬利蘭大學新聞系(未畢業)的布萊爾,在時報當實習記者期間,表現不錯,認真、勤快、友善,善於在編輯部進行「社交」,大家都對他有好感。雖然所發的新聞常有失誤,但在保障和提攜少數族裔的原則下,布萊爾被聘為正式記者。時報第二號人物、地位僅次於執行總編輯雷恩斯的總編輯波伊德,是個黑人,他對留用和提升布萊爾,具決定性作用。因此,布萊爾在大錯不斷、小錯連連的情況下,一直給予「自新改過」的機會。時報內部對布萊爾老是獲得「再一次機會」的特殊待遇,早有不平之鳴,但他還是「存活」下來,直至不可收拾之地。

很會做人屢受保護

第二個關鍵是布萊爾一直有「高人保護」。按照時報的編輯部紀律和新聞責任制,布萊爾早應被掃地出門,但他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和不同單位,屢屢受到主管級編輯的保護,布萊爾視這些主管為「導師」(mentors),對他們恭恭敬敬,而布萊爾又很會做人,他們都喜歡他、容忍他。時報大都會版(主管紐約、新澤西和康乃狄克州新聞)主編藍德曼去年四月向編輯部發出電子信,公開警告說:「我們必須阻止傑森.布萊爾為時報寫稿。馬上就辦。」其他主管皆視若無睹。最糟糕的是,布萊爾實在不行,但時報捨不得(不敢?)炒他魷魚,準備把他放逐到體育版,結果雷恩斯和波伊德兩個編輯部大總管,竟把他調至全國新聞版當記者。當時適逢馬利蘭州和華府一帶發生神秘槍手狙擊事件,他立刻奉命跑這條新聞,才第六天,就發出登上頭版的獨家新聞,事後查出這條「大新聞」,也是虛構的。

核實溝通完全瓦解

第三個關鍵是時報編輯部核實制度完全崩潰,內部溝通完全瓦解。美國主流媒體都有很健全的核實制度,其中以《紐約客》雜誌做得最好。時報一向以嚴格核稿、查實自負,一有錯誤即在第二頁更正。但對布萊爾的新聞稿,卻暴露出時報的核實程序與作業,一塌糊塗,全然未盡到責任,以致不斷釀成大錯。有些記者和編輯皆早已發現布萊爾的新聞稿大有問題,然記者之間、編輯之間以及記者與編輯之間,沒有好好溝通,從未把布萊爾的致命性問題攤出來談。時報在七千多字的醜聞說明中,強調是內部溝通不良導致無可補救的大錯。事實上,核實與溝通問題,不僅存在於編輯與記者身上,即連布萊爾在外「採訪」五個多月,一直未向行政單位提出住宿旅館、吃飯和交通費用的收據,行政單位竟然沒有詢問。而他有時交出的收據,時間與地點又和他採訪的時間與地點不符,如布萊爾說他在華府馬歇爾百貨店買毛毯,收據上卻是紐約布魯克林的馬歇爾百貨公司;又說他在華府星巴克喝咖啡、在華府一家義大利餐館吃飯,收據全是布魯克林的店家。新聞內容與採訪行蹤未加核實以及欠缺溝通,使布萊爾始終能夠逍遙下去。

利用科技隱形剽竊

第四個關鍵是科技進步,使布萊爾變成隱形人和剽竊高手。布萊爾使用手機和電腦,使編輯部主管一直不知道他的真正行蹤,他誑稱在外州採訪,人卻在紐約;他使用電腦搜尋別家報紙的新聞,加以剽竊、竄改,編輯主管始終沒有發覺。最後是德州《聖安東尼奧快報》總編輯在四月下旬親自打電話給時報執行總編輯雷恩斯,舉報布萊爾剽竊該報墨西哥裔女記者瑪卡雷娜.赫南德茲的一則美軍在伊戰失蹤的新聞,整個事件才急速逆轉。諷刺的是,赫南德茲於一九九八年和布萊爾同在時報做實習記者,算是一度同事。時報當時本欲聘用赫南德茲,因父親過世回到德州,而布萊爾卻留在時報,把時報「搞得周天寒徹」。

媒體最重要的是新聞要真實、要有公信力。亦即對社會、對讀者、對觀眾要負責、要有信用,所發的新聞是可信的,不是造謠、造假的。具有一百五十二年歷史的《紐約時報》,在這次石破天驚的醜聞中,雖沒有完全把招牌砸掉,但已丟臉丟到家,信用破產,百年老店從未碰到如此難堪的醜事。儘管《華盛頓郵報》(女黑人記者珍妮.庫克偽造新聞竟獲普立茲獎,後遭撤銷)、《波士頓地球報》(與紐約時報屬同一老板)和《新共和》週刊都發生過記者與專欄作家虛構新聞的醜聞,論犯罪規模都比不上布萊爾。

《紐約時報》如何「待從頭,收拾舊山河」,全世界都在密切矚目。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