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九二共識 兩岸僵局難解

羅如蘭

民進黨昨天通過「政黨訪中」決議文,力守「九二共識」底線,設法不被在野黨的登陸熱突破達陣,但其中也有比台灣前途決議文更為肯定「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內容,傳達著微妙的訊息。面對連宋大陸行之後,兩岸關係可能發生難以預期的變化,承載著歷史和現在的「中華民國」,也許還是台灣海峽驚濤駭浪中的核心基石。

大陸方面一再強調「歡迎認同九二共識」的台灣客人到訪,連宋和國親支援九二共識的立場眾所皆知。但陳水扁和民進黨政府卻先後以口頭、書面否定九二共識的存在,兩岸與朝野看似毫無交集,並且因此仍有繼續僵持的可能。

扁政府可以接受的九二共識僅止於當時的「和談精神」,也就是「大家都有共識坐下來談」,陳水扁曾在去年的五二○就職演說中以「香港會談」另行命名,以有別於大陸方面意圖在九二共識中指涉的「一中原則」。民進黨中央昨天的決議,更讓扁政府在面對宋楚瑜大陸行的結果時,多了一個接受與否的安全閥。

宋楚瑜在「扁宋會」後的新身分,無疑是扁政府創造出來的模糊新缺口。扁宋會十點共識雖未載明「九二共識」,但宋楚瑜在「十點共識」的口頭補充時已當著陳水扁的面「各自表述」。不論扁政府如何刻意視而不見,大多數人都沒有忘記宋楚瑜從未收回他的「一中屋頂」理論。扁宋會後的宋楚瑜既代表陳水扁又不代表陳水扁,卻擴張出扁政府的兩手策略空間。

只要泛藍繼續分裂,無法以國會多數直接壓迫扁政府接受任何代表「九二共識」精神的法案或決議,扁政府就無燃眉壓力。

打「宋楚瑜牌」可以向國際社會的促談壓力交代,打「連戰牌」則可以鞏固泛綠基本盤的選票,轉移基本教義派對扁宋十點共識的質疑。朝野對峙定要深化藍橘分裂,才能讓九二共識至少「看起來不像」是台灣多數的主流民意,才能突顯出「中華民國」才是國內朝野唯一共識的代表性。

但扁政府和民進黨若試圖以「承認中華民國」替換九二共識的「一中各表」,以創造兩岸新的模糊空間,還需要細膩的鋪陳。如果扁政府繼續對連戰窮追猛打,形同否定國民黨連結中華民國歷史的代表性,等於否定中華民國的歷史傳承,恐怕也難以取得中共自一中原則的讓步,則兩岸僵局依究難解,也就可惜了這一場難得搭起的舞臺。

返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