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華協會仇恨犯罪研討會

       建議組織連絡網報告罪行

焦點消息

特別報導

華人社區

台灣新聞

大陸新聞

佛州消息

專題評論

現代專欄

宗教世界

文藝天地

阿修伯專欄

飛將軍論壇

高資敏專欄

詩中畫畫中詩

本報前期存檔

華僑新聞首頁

 

 

 

 

 

 

仇恨犯罪研討會主講人北邁阿密沙灘市警察局長貝格(Chief William Berger, City of North Miami Beach)

美華協會總會傳播部門負責人李隆華(站者)與亞太美法律援助中心律師王愛玲向與會者分享社區應如何因應仇恨的發生。

【本報訊】美華協會南佛州分會四月十四日在亞太裔社區服務中心舉行仇恨罪行(Hate Crime)研討會,包括華裔、韓裔、菲裔,以及多位政府法制人士與會,熱烈討論。
研討會由美華協會南佛州分會主辦,會長鄧詠嫻主持,北邁阿密沙灘市警察局長貝格(Chief William Berger, City of North Miami Beach)為主講人。美華協會總會傳播部門負責人李隆華(Giles Lee, Communication Director, OCA National Office),以及亞太裔法律援助中心律師王愛玲 (Aryani Ong, Staff Attorney, National Asian Pacific American Legal Consortium)也遠從華府來到邁阿密,就什麼是仇恨犯罪、仇恨犯罪的定義,以及社區應如何對仇恨罪行做出回應等,發表演說。這個由Allstate保險公司贊助的研討會,也邀請到邁阿密戴德縣州助理檢察官賈克絲(Lisa Jacobs, Assistant State Attorney, Miami-Dade County State Attorney)與私人律師樓律師史力茲(Timothy Schulze, Esq., Associate-Greenberg, Traurig, P.A.)主持實際案例問題回答。邁阿密戴德縣警察局刑事警探區第斯(Richard Edwards, Detect, Crime Investigation Bureau, Miami-Dade Police Department)也作引言,介紹仇恨犯罪的重要性。
什麼是仇恨犯罪?仇恨犯罪包括仇恨罪行與仇恨事件。仇恨罪行是指任何基於對個人或多人的真實或被認定之族裔、國籍、宗教、性取向、傷殘或性別所作的刑事行為或企圖刑事行為。仇恨罪行包括:引致嚴重受傷的行為;引致受傷的行為,即使輕傷,例如在小印度地區,襲擊四名南亞裔人士的攻擊者,被裁定有罪,因為他們以種族藐視的言辭侮辱受害人,並以用過的滅火器噴射他們;似乎會發生的武力恐嚇,例如攻擊者傳送恐嚇性電子郵件給60名亞太裔學生被裁定有罪,該電子郵件指出:「‥‥我憎恨亞洲人,包括你‥‥我個人會畢生去殺盡你們」;或引致財物損失的行為,例如在一名薩摩亞人及其拉丁族裔伙伴房屋的前園燃燒納粹黨所用的十字記號。
仇恨事件與仇恨罪行相似,是指任何基於對個人或多人真實或被認定之族裔、國籍、宗教、性取向、傷殘或性別所作的行為。仇恨事件是指非刑事行為: 例如傳閱攻擊性資料如仇恨電子郵件(不含迫切暴行的恐嚇)或把仇恨單張撒在草地上;以仇恨電子郵件,指亞太裔學生是「猿猴」,並指其學校「只為自人而設,謝絕西班牙人、黑人、中國人及男同性戀者。」;招貼非引致財物損失的仇恨資料如貶低某種族、民族或宗教團體的漫畫;於公眾地方展示非針對個人的仇恨塗鴉,如在空置大廈或高速公路橋底的片語。
至於事件發生後是由誰決定屬於仇恨罪行或仇恨事件?州助理檢察官賈克絲表示,民眾報案後,是否為仇恨罪行是由州檢察官決定。她舉例表示,如果二戶人家彼此因看不慣別家狗的行為而大打出手,這不是仇恨罪行。但如果一方是因對方的族裔、宗教信仰,甚至性傾向不滿而做出傷害對方的行為,這就屬於仇恨罪行。仇恨罪行是以「重罪」起訴。
對於仇恨犯罪事件發生後該如何處理?來自美華協會總會的李隆華表示,除了致電九一一尋求醫療協助外,馬上報警處理則是最重要的一環。向警察表示自己是種族或偏見引發仇恨罪行的受害者,並詳細記下仇恨罪行的要點,如用照相機拍下並保留罪行證據。記錄適當事實、證人、警員,以及醫護人員的名字。
仇恨犯罪之浪潮已震動全國,斷送部份亞太裔人士的性命。美國亞太裔人士之歷史標誌著一幕幕種族定型、制度歧視及反亞裔情緒。1800年末至1900年初,頒佈了超過600條法例,以限制或排除亞太裔人士成為公民、通婚、擁有地權、受僱、及其他美國生活的參與形式。
即使今天,亞太裔人士仍然被視為「外國人」,不論他們是否永久居民、已歸化的公民、或第四代美籍人士。種族定型、制度歧視及根深蒂固的種族恐慌,近年已導致針對亞太裔人士的暴行增加。根據全國亞太美法律援助會社之反亞太裔美籍人士統計,亞太裔人士的暴行死亡個案已漸上升。然而,只有極小部份針對亞太裔人士由種族引發的罪案被呈報。
報告仇恨罪行的重要性在於做為亞太裔社區的一份子,如果不付出寶貴的資源和時間來對抗區內的仇恨、仇恨罪行便會繼續影響到社區。亞太美法律援助中心律師王愛玲,則希望社區民眾能組成連絡組織來報告、處理,以及討論仇恨罪行的發生源由和如何處理、解決。如果不呈報罪行,仇視罪行的犯罪者便會繼續對社會作出威脅,為社區帶來隱藏危機。犯罪者每見社會上沒有反響,便變本加厲。政策及法律改變是基於仇恨罪行的呈報率。勇於呈報有助施行仇視罪行法律及公共政策。
由於受到近日中美撞機事件的影響,史力茲律師在談及仇恨罪行前,先點出其朋友在得知他將參加美華協會的有關仇恨犯罪研討會時表示,他的朋友告訴他中國人把美國飛機都撞了,你為什麼還要去參加他們的研討會?史力茲表示,這就是參加研討會重要的地方。因為許多人在不了解其他族裔前,就有「先入為主」的偏見,也才會有仇恨罪行的發生。
整個研討會發言相當踴躍,除了主講人分述仇恨罪行的定義及如何因應外,觀眾更將自身所遭遇到的仇恨罪行事件拿出來討論和與會者分享心路歷程。研討會最重要的信息是,隨時報告仇恨犯罪,不要怕麻煩或報復,不必擔心是否是仇恨犯罪案件,報告後才有統計資料,仇恨犯罪案件也才會受重視。


  焦點消息  |  特別報導  |  華人社區  |  台灣新聞  |  大陸新聞  |  佛州消息  |  專題評論  |   現代專欄  |  
宗教世界

 文藝天地  |  阿修伯專欄  |  飛將軍論壇  |  高資敏專欄  |  詩中畫畫中詩  |  前期存檔  |  華僑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