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入選初中教材

   郭靖被成愛國青年

華僑新聞首頁

 

 

 

 

 

【本報訊】金庸小說首次被選為大陸中學教材,入選的是《射鵰英雄傳》第三十九回「是非善惡」開始的一部分。 
據香港蘋果日報報導﹐文中描寫郭靖在華山論劍前夕,因經歷了一系列殺戮事件後對苦練武藝的作用產生懷疑,恨不得將所學武功盡數忘掉,雖然巧逢丘處機道長,聽他評點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仍未能釋懷。因此,課文的題目定為《郭靖的煩惱》。
在教材的註解中,郭靖被稱為愛國青年,而課後練習共有八個題目,有文學語言運用問題,包括分析課文採用何種描述手法、文中引用的唐詩的出處及對表現文章內容的作用、「生民塗炭」與「生靈塗炭」等詞語的異同等,也有政治性的,如要求學生用時代局限性分析郭靖煩惱的社會原因、用階級的觀點分析丘處機對四大高手是褒揚或批判等。
《射鵰英雄傳》列入初中教材後,在大陸引起很大爭議。反對者指為荒謬、可悲,支持者則認為完全夠格,並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
金庸的武俠小說被列入全國初中語文教材的消息一傳出,在北京教育界即引起轟動。教育部曾專門邀請在北京的教育專家和學者舉行了座談會,與會者意見大相逕庭。
據千龍新聞網報道,持反對意見的專家認為武俠小說作為一種娛樂性的文學形式,其思想境界不高,難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
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王彬彬表示:「這是件極其荒謬、可悲的事!」他認為,語文教材主要是培養學生對文學的審美鑑賞力及邏輯思維能力,要求入選作品語言上富於文學性和邏輯性,而金庸小說恰恰缺乏這一點。他強調:「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金庸小說都不應該成為教育孩子的範本。」 支持者則認為,金庸的作品入選教材,說明教育部在教材改革方面確實加大了力度,也說明金庸的作品逐步被官方和主流文學所認可,正式登上大雅之堂。
寫過多本金庸研究專著的學者陳墨指出,金庸小說是「五四」以來最優秀的白話文作品之一,是現代漢語口語化的優秀成果,完全夠格進入語文課本。金庸的作品入選教材,也可以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比以前一板一眼的教材有活力得多。
教育部在權衡支持和批評意見後,仍決定將《射鵰英雄傳》的倒數第二回「是非善惡」,經作者同意刪節後,以《郭靖的煩惱》為題,列入初中教材。這將是金庸的小說第一次出現在大陸的中學教科書。


  焦點消息  |  特別報導  |  華人社區  |  台灣新聞  |  大陸新聞  |  佛州消息  |  專題評論  |   現代專欄  |  
宗教世界

 文藝天地  |  阿修伯專欄  |  飛將軍論壇  |  高資敏專欄  |  詩中畫畫中詩  |  前期存檔  |  華僑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