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二○○○年總統大選-作票      

                                                       高資敏

高資敏專欄目錄頁

華僑新聞首頁

 

 

 

 

 

第六章 

選票暴增,投票率離奇高 

「台灣政治史上最大的一個謎」衍生出另一個大「謎」:「為何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與國代二合一選舉)投票率已離奇高到七六﹒○四%,在二○○○年總統大選(單一選舉)竟會不降反升為八二﹒六九%?投票數暴增了一百九十萬多張」,這「謎」底是最費思量,又是必須思量的。

「美國總統大選,兩位老中相偕同車去投票,在車中方發覺一個要投柯林頓、另一個要投杜爾。兩人都費盡了口舌拉票,結果仍堅持各投所好,最後兩人原車折回不投票了,因為投了也相互抵銷,多此一舉。」
在同一狀況下,若是兩個美國佬就仍然會去投票,各自表述,不論輸贏,但老中精於打算,要先評估一票效益有多大,因而導致投票率偏低。一般東方人也率多如此。連美國夏威夷州投票率也常不到四成。
此次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大選,大家都預估投票人數當在一千萬人上下,一票影響力只及「一千萬分之一」,何況國代也不選了,只是單一選舉,不值得專程返鄉投票。這次選舉,與一九九六年總統合併國代的「二合一」大選比較,顯得冷清得多,開票、計票結束宣布當選人,也比預期的時間早得多。

大選投票率高得離譜

這次大選投票率預估會略降,獲得四百五十萬票者可當選。但出人意表,投票率卻高得離奇!
一九九六年的總統大選是「二合一」選舉,投票率高達七六﹒○四%,當時已令人費解。這一屆總統大選是「單一」選舉,投票率竟一向達八二﹒六九%,超出上屆六﹒六五%,當選人得票數高達四九七萬,二○○○年總統大選,投票數暴增了一百九十萬票。自立委選後至總統大選僅一年三個月,依據中選會的公告資料,全國選舉人數增加了五○○六九五人,成長率三%;而人口僅增加三○一○○五人,成長率一%。這些數字讓人不得不質疑:到底「選民」從何而來?
從各國多年來的統計看,總統制的總統選舉投票率,大都低於內閣制的國會議員選舉。總統制的國家中,美國是直選總統最悠久也最穩定的國家。美國最近三屆總統大選的投票率分別是一九八八年:五○﹒一%,一九九二年:五五﹒二%,一九九六年:四九﹒一%。美國可以缺席通訊投票(Absentee Voters),有助提升投票率,台灣則尚照此制度。
在美國第五十州夏威夷,以日裔、華裔居多,屬於東方民族屬性,最近三屆該州總統大選的投票率分別為一九八八年:四三﹒五%,一九九二年:四一﹒九%,一九九六年:四○﹒五%。
在亞州比較上軌道的民主政治當屬日本。日本人對選舉也很認真,日本屬內閣制,其參院議員的投票率一九九六年是四五%,一九九八年是五九%。
台灣在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投票率高達七六﹒○四%,儘管有國代選舉合併舉行,或可能是初次選總統,且有四組各具號召力的候選人,加上國代候選人買票劇烈,但仍有人懷疑可能有「作票」的情形,真正原因仍是難解的謎。
在台灣的各類普選中,投票率會得榜首的應該是民進黨的黨內選舉黨代表及縣市黨部主委的「二合一」選舉。主要因素是民進黨有兩類黨員,一是為政治理念入黨的黨員,另一是所謂「人頭黨員」,前者本就是熱中政治的積極分子,投票當然踴躍,至於「人頭黨員」,則是為投票而投資的,更不會缺席。再加上黨代表、主委參選熱烈,不僅與黨員有切身關係,又屬地方性,黨員的「投票比率值」超高是很自然的。
二○○○年五月二十八日,民進黨舉行黨代表及縣市黨部主委投票,此次選舉空前熱烈,一是因民進黨的陳水扁當選了總統,黨職水漲船高,二來是二○○一年要選縣市長,這是提名的前哨戰。各路人馬都積極鼓動黨員投票,在投開票所前還搭建臨時帳篷裝上電腦,確定黨員是否前來投票。
賄選傳聞據報載每票開出千元行情,有專車接送,另有配票、換票等等,都足可促成高投票率的因素。在各縣市中,競選最激烈的當推台中市,台中市計有七二七八名有投票權的黨員,共計有四六九九名出席投票,投票率高達六四﹒五六%。
一度傳出高雄市投票率近七○%,這數字高了些。結果發現有人以「副本黨證」領取選票,重複投票,這是屬於repeating的「作票」,當然會大大提升「投票率」。因確有「作票」,裁定了某當選人當選無效,民進黨處置甚為明快。過去美國調查「作票」,都是 從「超高投票率」的投開票所著手偵查,每有斬獲。
以此次民進黨的黨內選舉作為台灣普選的高投票率指標應屬合理。
依選舉的經驗法則,若以地區而言,高投票率地區應是金門縣——人口數少、族群團結、地方自治意識較強的孤立地域。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金門縣投票率是六九%:二○○○年總統大選金門縣是六八﹒八四%,此也可作為區域性高投票率的指標。
日期最靠近此次大選的是八七年的立法委員選舉。該次立委選舉在台灣省地區是單項選舉。立委是分區選的,總統是全國性。一般而言,分區的選舉投票率要比全國的選舉較高。該次立委選舉,因省議員轉戰競選甚劇烈,因而投票率也較高,連六五﹒一二%。此次,總統大選是單項選舉,依理投票率會較低,但卻令人震驚,投票率竟超越立委選舉達一七﹒五七%之多,有些像天方夜譚,難道沒人搞鬼?
這屆總統大選投票率八二﹒六九%,投票數比四年前多出近兩百萬張。在一個得票不到五百萬票就篤定當選的選舉中,會在只隔四年就冒出如此多的「選票」,簡直不可思議。
TVBS周刊(八九、五、廿五期)報導了一則短聞,談到此次大選得票數的「謎」:
郭正亮表示,根據他當時所了解的十二份民調資料,幾乎所有的民調資料,都指向同一個事實——就是連戰的支持度的確是第一名!「所以三月十七日那一天,胡志強和馬英九說連戰是民調第一名,其實是有根據的,他們都沒有說謊。」
但是在第二天開票的時候,前一天民調第一名的連戰,卻成為名副其實的「連老三」,只得到二百九十多萬選票,得票率為二三﹒一○%。
面對這樣的結果,即便是頂著美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學歷的郭正亮,也百思不解:即使他在選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寫出了《變天與挑戰》,也都還找不出答案。他認為:這是台灣政治史上最大的一個謎。
這故事前半段並不難解釋,台灣的民調還不太可靠,此次選舉幕後有個「帝君」、「盟主」級的黑手,善於翻雲覆雨,顛覆「民調」是小事一件。胡志強和馬英九本來就不是說謊者,他們只不過傳遞了顛覆過的「假民調」罷了。
「台灣政治史上最大的一個謎」,應該是:二○○○年總統大選為什麼會開出高得離奇的投票率?而讓「陳老大」得到四百九十七萬多票?
馬英九一心要幫連戰卻害了宋楚瑜,反倒幫了陳水扁。陳總統就任後不知圖報,卻立即降了台北市的分配款。首都蒙塵、市民遭殃。且套用TVBS記者的話:面對這樣的結果,即使是頂著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馬英九,也百思不解。
至於,郭博士不解的「謎」——為何連戰只得二百九十多萬選票,得票率為二三﹒一○%。筆者也認為連戰至少可得三○%,但不知郭博士有否也百思過「謎」底可能不是連戰偏低,而是阿扁偏高了?
選前筆者公開預估宋得票約為四百六十萬票,扁為四百三十萬。宋如預期,但扁高得令人意外。宋陣營組織部主任、前立委林壽山接受訪問時透露:
宋陣營接獲一位民眾電話指稱,台南縣一位監察員在選後每天都醉醺醺,良心不安,指在開票過程,將連戰與許信良的選票唱為陳水扁所有。(新聞報八九、三、廿六)或可聊供郭博士酌參。
其實,「台灣政治史上最大的一個謎」衍生出另一個大「謎」:「為何一九九六年總統大選(與國代二合一選舉)投票率已離奇高到七六﹒○四%,在二○○○年總統大選(單一選舉)竟會不降反升為八二﹒六九%?投票數暴增了一百九十萬多張」,這「謎」底是最費思量,又定必須思量的。
且先抽一線蛛絲著手剖析探討。在南部有三縣一市的投票率劇增,特別突出。比上屆增加的百分點幅度由七﹒二五%到九﹒二三%。



如上列表

暴增選票全投阿扁

這些投票率突出劇增的縣市,陳水扁的得票數扶搖直上,約是宋楚瑜的兩倍,陳水扁合計得一、○九六、八一○票,宋楚瑜得五九五、三一八票,陳水扁在投票率暴增的三縣一市領先宋楚瑜高達五十萬多票。為何投票率增加,而陳水扁的領先幅度也隨著加倍提升?顯然,這些「增加」的票全是投給陳水扁的。這些「選民」從何突增而來?是很難解的「謎」。這些選民是在上屆不出來投彭明敏、林洋港,也不出來投李登輝、陳履安的「特殊族群」?以雲縣為例,
過去民進黨最高得票數是十三萬多票,此次阿扁得了十九萬多票,以此票數足可讓三人選上國代,但民進黨竟只提了一名(在末廢國大前所宣布),引起眾黨員公憤到黨部抗議,電視都轉播了,一位雲林選舉行家說:「哪一黨不想多爭取當選席位。問題是,阿扁真有那十九萬多選民嗎?」此話耐人尋味。
超高投票率如果確有超多的選民赴投開票所投票,當然就沒事了,但平均投票率高達八二﹒六九%,在全國性單一選舉確是極端不合常理的。普選的投票率自有無法突破的上限,因必定有部分選民對政治冷漠,也有覺得一票影響力太小,或無中意的候選人,而不去投票;或當天事忙無空,也有人出外未歸、有人住醫院或在家養病、有人在獄中。尤其南部農業縣,二十幾歲以上公民到城市就學謀生比率甚高,投票率不偏低反偏高,更令人不解。前述的台中市民進黨黨內選舉就是典型的例子,想盡辦法、每票必爭,也超越不過六五%高投票率上限。高雄市蔡媽幅市議員,以個人實地觀察見證:上屆及這屆總統大選,他都到各投開票所巡視,上屆到了下午近四點時尚有選民排隊,這次過了下午兩點,選民就已稀落了,他膽心投票率會大降,但發表出來這一屆高市投票率高達八四﹒二五%,超出上屆「二合一」選舉的七七%達七﹒二五%,真教人不敢相信。
超高的投票率啟人疑竇,且上至中選會、下至縣市選委會,都沒人能做合理的解釋,那人民的「合理懷疑」,政府就有義務查明澄清。
政府及中央、縣市選委會在不必開箱驗票下,可選擇每縣市投票率最高的幾個投開票所,將選民簽章領票的「選舉人名冊」公布展示,由選民一一核對,證實是否所有圈選的選票都確由選民親自到投開票所圈選的,真象就可大白泰半了。但事情如此簡單,為何一直不敢公布「選舉人名冊」?
現在,再來研析一位選民在選後兩周所取得的高雄縣阿蓮鄉公所開票結果統計表。表中選舉人數二一五五六人,投票人數一八三三八,投票率八五﹒○七%(中選會公布選舉人數二一五五六、投票人數一八三三三、投票率八五﹒○五%,比鄉公所少了五張投票人數,不知是否宋楚瑜又少了五張票?)。該鄉各投開票所投票率幅度由八二﹒四○%到八八﹒五七%。最高投票率是第五八八投開票所位在和蓮村。另據統計高雄縣的投票率最高鄉鎮是彌陀鄉:選舉人數一五三七三,投票人數一三二七一,投票率高達八六﹒三三%,其他橋頭鄉為八六﹒三二%、大社鄉八六﹒○二%,也都超高。這些農業鄉村二十歲以上公民多數都到外地就學、就業,面對如此偏高的投票率,政府仍不讓選民核對選舉人名冊,實難釋群疑。由交通流量、家庭查訪,顯見返鄉投票的人比歷年都低,南部鄉鎮近九成的破紀錄投票率,實在無法不令人生疑。

「用餘票」作票很方便

假若「選票」增加不是「選民」親自去投的,那「選票」是怎麼來的呢?以過去的弊案來理解,「選票」可能是「多印」的。
台灣選票不像美國每張皆印有「聯號」,且不是由中選會統一核印,而是由各縣市縣委會自行印刷,多印選票是很容易的,但很難追查。「選票」多印後再由人攜帶投入票匭,「作票」很方便。此外,「作票」的選票來源是「用餘票」,選票是依選舉人名冊上的數目分發,然後由各投開票所自行來領取。一般依投票率六、七成計算,縣市核發的選票就只用去六、七成,剩下的三、四成叫作「用餘票」。因此,「用餘票」實在太充斥,是「作票」的誘因之一。過去「作票」利用「用餘票」居多。冒領「用餘票」後投入票匭,總票數絕對「吻合」,只是作多了,會顯出不合理的「超高投票率」。
一位阿蓮鄉的選民在選舉當天問投開票所選務人員,已有多少人投票?所答使他生疑。選後約兩周,他去鄉公所查詢,職員給他上提的「開票結果統計表」,這張統計表有四個投開票所沒填「投票數」,最奇怪的是,「用餘票數」全部空白沒有登錄,這是嚴重違法的。依法,「用餘票」在開票當天就必須清點核對無誤,當場立即填具統計表,為什麼會全數空白?「用餘票」到哪去了?多方查問原因,但都得不到合理回答。這一「開票統計表」是偶得,並不是刻意尋求的。黃信介的花蓮案,發現有九張用餘票未登錄,檢察官就追究責任,現在竟如此粗魯「疏失」!很有趣的是,在這些超高投票率的投開票所,其他四組候選人的總合計「得票數」,都還輸給陳水扁一人的「得票數」。「超高投票率」純屬超人氣,抑有借助「用餘票」或「多印票」?
自台灣辦選舉以來,相傳利用「用餘票」來作票的方法是先在「用餘票」圈選特定候選人後灌進票箱,然後再在選舉人名冊蓋不同的印章或指印,或用棉花棒裝做手指印,表示「選民」已來領票投票,結果投票率就會水漲船高。有時「用餘票」太多,勿勿灌進後,作票者只好以十指沾上印色油,在「選舉人名冊」上Do Re Me,這就是盛傳的「作票」鋼琴鬼。現在「選舉人名冊」選後就成了「極機密」件,永不見天日,用「用餘票」作票,就不一定要像過去麻煩「鋼琴鬼」了。
在《選舉萬歲》中舉出「用餘票」作票的一例,此案經檢察官起訴,應屬「事證明確」,摘錄片段:
楊梅二七九投開票所舞弊案,是桃園縣選後餘波的第三個官司。這是唯一有證據的舞弊案,但是仍可以證實作票並不只是謠言、不只是傳聞,而是真有其事,並且規模龐大,令人怵目驚心。
楊梅二七九投開票所設在高山頂,人煙稀少,選民都屬於國防共同事業戶,多數為駐防外島的現役軍人。十一月十九日投票時,因為駐外島的選民都沒有回來投票,實際投票人數只有十九人。他們舞弊的手法是將各種選票餘票每種抽出四百八十張,蓋上自己所支持的候選人,然後在投票人名冊上,用指頭包棉花充當指印,一一蓋上。
在楊梅開出的縣長選票,歐憲瑜有四百九十八票,許信良竟然有一票。
這個舞弊起初沒有人知道,後來因為黃崇俊提出報告,縣議員候選人彭賢有的父親提出檢舉之後,才爆發出來。事發之後,年輕的檢察官張良銘在一月二十日勇敢地將舞弊者起訴。
這個楊梅投開票所未灌進「用餘票」之前,投票率只有約三%,灌水後投票率就達八
三%了。這樣粗魯的「作票」案,如果不是參與作票的選務人員在中壢事件衝擊下,良知發現而「報告」,恐怕永遠不會有人知道,只是詫異奇高投票率及特定候選人得票奇高罷了。
這次大選投票率如果以正常約六成五計算,連戰得票率已近三○%,並不低,郭正亮博士實在不必花一個月為連戰找答案了。
另外,要使可用的「用餘票」量多,就先要讓選舉人數增加,特別是將一定不會回來投票的人多列入選舉人名冊。這次大選意外接獲通知書的似乎不少,例如已逝世多年、移民多年的人也被通知,離婚多年的婦人原來的夫家和現在的家都獲通知……這些或許是「一時疏失」,但如果多了,就很不尋常。

冒領選票層出不窮

大選甫過,筆者搭飛機,旁邊坐了一位佛教師父,我們談到選舉,他主動告訴我,他也接到兩張投票通知。另外筆者陪一對來參加陳總統就職大典的美國前駐華使節伉儷赴宴,途中趙姓司機閒談也提到他的兒子留美十多年,這次突然接到投票通知。看來這次選舉人數可能會膨脹不少。
新聞報在選後三月二十一日的「港都漫談」專欄中,質疑此次總統大選「作票」,指出「為何接二連三發生同一民眾接到兩張投票通知單的情況,究竟是人為疏忽?抑是另有不軌意圖?」,「光是三民區類似情況就有五百多起,如果屬實,動機就真的不單純,恐怕不是一句作業疏忽所能搪塞。」並提出建議「作票是對民主政治精神的一種侮辱,也是開民主倒車,既然有人已經明確舉證,而且查出不僅是一人兩張投票通知單,在兩個投票所名冊也同時出現有同一人名字的情況,顯示選務作業的確有重大瑕疵,相關單位務必要追究查明,不要因選舉已經結束而草草了事。」
這些被預知不會回來投票、已故或已遷出境外的「選民」,如被故意列入名單時,就會有人代投是合理的懷疑。台北市王浩市議員在四月八日代陳情人提出質詢,其內容為:
他們是歸國華僑,千里返台投票,不料在松山區新聚里二十五鄰第四六八投開票所正要領取選票時,發現他們兩人之選票已被他人領走,當事人向選務人員提出後,選務人員即補發選票給他們,但馮先生夫婦對此甚表質疑。」(八九、四、八 王浩新聞稿)
選委會的答覆,和台南民德國中弊案一樣,立即推卸給「在學學生」。松山選務中心的答覆是(八九、四、廿八)
「並非如當事人所敘」選舉票遭他人冒領,而係因當日投票人員大排長龍,致投開票所線上之工作人員 (在學學生)緊張,而將他人之印章蓋錯欄位所致。
學生做事就有那麼笨嗎?學生看到選民排隊投票就會緊張到亂蓋章嗎?至於錯蓋在馮先生欄位的印章,究係何人的印章?原來應蓋對在哪兒?不是要核對身分證嗎?蓋錯也應在附近的另一欄吧!
台北市選委會的答覆是(八九、五、卅):
由於馮姓選民之蓋章欄所蓋之他人印章係篆字體極不易辨識,致當場無法指認係何選民蓋錯欄位,使馮姓選民產生懷疑。
在三月十八日不知何人之章尚情有可原,但到五月三十日,台北市應有印石行家鑑定篆體,屬誤蓋之章應可查出。如屬冒領所蓋的章,當然本就故意要讓人認不出來的,就像楊梅作票案以棉花包指頭代指印的冒蓋。若係蓋錯欄位,則此選民的欄位應會空出來吧?從空下的欄位核對應不難,否則將「印章」影印公告招認也行,或將「選舉人名冊」公告,大家來核對更省事。台北市選委會判斷這不是「冒領選票」,依據竟是:
清點發出票數及用餘選票與選舉人名冊之選民領票簽章吻合,故可推斷係蓋錯欄位所致。此解釋實太過荒謬。
冒領選票,並不是取走「選票」帶回家,而是用來圈選某候選人投入票箱的,當然清點發出票數及用餘選票都是吻合。這只是普通常識,行家別裝傻吧!且選委會並未說實話,此弊案關鍵就在與選舉人名冊之選民「領票簽章不吻合」。現在馮先生的欄位已被蓋章了,而章不是馮先生的章,因此「領票簽章就不吻合」了。如果查不出果有另一選民,則這案就是「冒領投票」。選委會如此胡說刻意掩護粉飾,實更令人懷疑,是不是冒領的不只一位?
台北市選委會主任委員馬英九對此案親筆簽署批示:「請總幹事予以口頭告誡,並作成教材,以杜再犯。」以馬市長學養勤政,竟也被矇騙而相信清點票數「吻合」,就可推斷係蓋錯欄位,而非「冒領冒投」?
事責早已推給工作人員(在學學生),且學生也已返校了,「口頭告誡」要「誡」誰?馬市長要解決的是,必須找出蓋錯欄的「選民」,若無此「選民」,就屬冒領,應深入追查此案。記得美國一位大法官說過「事情不算解決,直到正確地解決為止。」(Nothing is settled until it is settled right - L. Brandies)
「封不住一隻蟲就會冒出一罐子的蟲」,這是尼克森總統在水門選舉弊案對屬下的「訓令」。
如果可以讓認不出的印章隨便蓋在尚沒來投票選民的欄位中,就可領票投票,事發後又可以說「蓋錯欄位」,就沒事了。雖然對提升「投票率」很有「貢獻」,但選舉的公正性就蕩然無存了。
高得出奇的投票率,「選民」從哪兒來?最直接的解決已如前所建議,就是將領票簽章的「選舉人名冊」公開展示,讓選民核對。
約二十年前,當時的張俊宏省議員曾再三拜託林洋港主席做同樣的事。省議會質詢記錄如下:
省議員張俊宏:還有幾件技術上的事希望主席亦能鄭重加以注意的:一是選舉事後的領票清冊展覽,選舉時若無人冒領選票,為什麼事後不敢展覽呢?這無需談到選舉法規,現在就可做的事。選舉清冊事後展覽這點,再三拜託!
林主席的答覆是典型的國民黨答覆。
林主席:張議員您指教的這些我都記錄了,我會做參考的。
現在民進黨執政了,老百姓還是要「再三拜託」同一件小事。此次總統大選高得離奇的投票率,「選民」從哪兒?仍是個大「謎」。因此還是要斗膽向當選的陳總統請示:
「選舉時若無人冒領選票,為什麼事後不敢展覽呢?」這件事現在就可做,不必等到二○○四年的總統大選吧!選舉人名冊一天不展示,人民心中的大「謎」就一天不解。
(第六章完)

下一篇

高資敏專欄目錄頁         華僑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