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首戰 民進黨百里侯割地 3 縣市 

國民黨立院城池失血 55 席


吳鴻鈞 

華僑新聞首頁

 

 

 

阿扁渾身選舉細胞,強力輔選,帶領民進黨躋身國會最大黨

親民黨「宋進立法院」的提名策略和訴求頗為成功

國民黨立委選舉受挫,連戰黯然

民進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國民黨從上屆一百二十三席立委掉至六十八席,親民黨席次倍增,台聯黨跨越百分之五門檻,新黨在台灣本島全軍覆沒。 
縣市長及立委選舉結果揭曉,國內政黨生態重新大洗牌。民進黨地方執政版圖縮水;國民黨略增一席縣市長;親民黨及新黨則首度加入地方執政行列。而在立委選舉部分,民進黨大勝成為國會第一大黨;國民黨重挫淪為老二;親民黨席次倍增打響立黨後的第一砲;台聯黨則跨過百分之五政黨門檻的檢驗;新黨慘敗淪為泡沫。
這次立委選舉,一如各界預期,國會「三黨不過半」的局勢成形。但民進黨攻取八十七席,國民黨掉落至六十八席,親民黨斬獲四十六席,三黨變化幅度之大,超乎各界預期。未來三黨之間的合縱連橫關係,將決定台灣政局的走向。此外,台聯黨斬獲十三席,新黨僅得一席,台聯已取代新黨的地位,成為國會「第四黨」。無黨籍人士,則有九人當選立委;山地原住民立委瓦歷斯•貝林,這次以「台灣吾黨」候選人的身分成功連任,則成為讓外界最感「新鮮」的政黨立委。
總體而言,雖然執政的民進黨成為國會第一大黨,且加上聲言將協助民進黨執政的台聯黨,席次達到一百席,但距離過半數的一百十三席,仍然未達絕對多數;而國民黨與親民黨加上新黨合計有一百十五席,超過國會半數席次。因此,就泛綠與泛藍陣營的總體結構來看,立委改選前後的「朝小野大」局勢並沒有真正改變。
但就政黨競爭的關係來說,各政黨席次的變化,卻關乎政黨實力消長。至少,在未來政黨尋求合作時,政黨有多少席次,代表有多少實力,將成協商談判時討價還價最重要的籌碼。
民進黨在成為國會最大黨之後,未來無論是找國民黨或親民黨談合作,都增添了主導的優勢。而在泛藍陣營中,由於親民黨的國會席次已大幅逼近國民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也取得了和國民黨主席連戰平起平坐的地位。 
民進黨和親民黨在這次立委選舉中都大有斬獲,國民黨卻嚴重失血,這是許多複雜的因素所造成。原先,由於民進黨在執政的一年多來,表現荒腔走板,政績不佳,外界並不看好民進黨的選情,甚至認為執政已成民進黨的選舉包袱。
民進黨之所以能夠超乎外界預期地斬獲八十七席立委,首先在於民進黨的保守提名策略成功。該黨只提名八十三人參選區域立委,未達區域應選席次(一百七十六席)的過半名額,在估票精確、配票得宜的情況下,結果一舉拿下六十九席區域立委。反觀,國民黨在歷經總統敗選及親民黨出走的分裂創傷之後,仍採高額提名,推出九十六人參選區域立委,結果只有五十三人過關。
在選戰的技術操作上,民進黨的配票成功,是民進黨獲取最佳席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民進黨的配票策略,始於六年前台北市南區的試驗,當時沈富雄、顏錦福、葉菊蘭及黃天福開啟「聯合競選」的模式,公開呼籲支持選民自動配票,結果開出「四季紅」的理想佳績。之後,聯合競選即成為民進黨的選戰策略模式之一。
過去,國民黨曾有嚴密的組織網絡,也曾經以劃分責任區的方式配票,效果頗佳;但是,隨著政局變化,國民黨的基層組織日益鬆動,在錯估形勢之下,高額提名,反而成為高落選率的結果。配票策略本來就有較高的風險,除非估票精準,否則高額落選的機會也更大。以這次選舉所得的結果來看,民進黨在這方面,顯然較其他政黨略勝一籌,將配票的效果發揮得淋漓盡致。
民進黨主席謝長廷在選前估計該黨可獲八十五席立委左右;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喊出該黨需要二百萬票,才能讓「宋進立法院」。親民黨將宋楚瑜列為不分區立委名單第十一名,以作為搶攻票數及席次的最高目標,結果親民黨雖未能順利「送」楚瑜進立法院,但一百九十餘萬的得票數,及比本身預估四十五席還多一席的當選席次,估算都相當精準。由此可見,民進黨及親民都相當了解自己的實力界限,因此能以務實的策略,將有限的選票,發揮最大的效果,獲得最大的席次效益。
國民黨在立委選舉的挫敗,該黨前祕書長章孝嚴便認為,國民黨在提名規劃上,確實過於膨脹,並且缺乏策略性的考量。他以親民黨「宋進立法院」的訴求為例指出,國民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規劃,無法為區域立委的衝刺,發揮實質的加分作用;而高額提名,是造成許多黨籍候選人高票落選的主要原因。此外,國民黨「再造」的成果,並未讓選民充分感受到,也是選票沒有適切表達認同改造後的國民黨的因素之一。
宋楚瑜在去年總統大選中所展現的吸票魅力,雖然並未完全轉嫁到親民黨立委候選人的身上,不過,這次親民黨能拿下四十六個立委席次,親民黨上下都感到滿意。這是親民黨成立後首度參與公職選舉,經此一役,不但證明親民黨不是少數菁英政黨,更不是宋楚瑜的一人政黨;同時也站穩了親民黨身為第三大黨的地位。
前總統李登輝拚了老命拉抬台聯黨候選人的聲勢,雖然選舉前夕,台聯自認有斬獲二十五席立委的實力,但開票結果,台聯只拿到十三席,是預估的一半。儘管如此,一般認為,超過十席,台聯的成績已是超乎外界預期,算是難能可貴的了。
就結果而論,新黨可說是此次國會大選中最悲情的政黨,提名三十六人參選區域立委,結果在台灣本島全軍覆沒,僅在離島的金門,保住一脈微弱的香火。
在縣市長選舉方面,可謂全國變了半邊天。二十三個縣市中,有十二個縣市版圖易幟。國民黨從民進黨手中,「光復」了基隆市、桃園縣、新竹縣、新竹市、台中縣和台中市等六個指標縣市,算是向民進黨討回顏面;但是彰化縣和嘉義縣卻也被民進黨奪下。加上台東縣及連江縣失陷給親民黨,金門縣輸給新黨,總席次只增加一席。
民進黨失掉六個執政縣市,不過也奪得彰化縣、嘉義縣和南投縣,從原來的十二縣市減為九個。幸好立委選情大捷,否則縣市長的敗仗,恐怕謝長廷的黨主席之位就不保了。
親民黨初試啼聲,就拿下兩個縣市長席次,雖然是人口數極少的縣分,但也是不錯的開始。新黨李炷烽攻下金門縣長百里侯寶座,使得新黨終於加入地方執政行列;可惜新黨在台灣本島的縣市長和立委候選人全數摃龜,稱霸金門,反倒有點像是安慰獎。
經過這場新世紀的首次陣仗,泛藍軍與泛綠軍在縣市長及立委席次的整體實力,已逐漸呈現勢均力敵的情勢。但對泛藍軍較為不利的是,從此次選舉中,國、親、新三黨的競合關係中,泛藍合作互信、互敬基礎薄弱,有時,分手的情人,反而心結更深,更難成為朋友。在民進黨掌握政局主導權的優勢下,未來朝野政黨的結盟,是否還會藍、綠壁壘分明,將有許多變數。 

華僑新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