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言、行為的因果循環  

林森執事

福音:路加福音6:39-45

今天的福音包括了四個主題各異的寓言。耶穌藉著我們今天稱為「聖訓」的一席話,繼續為我們設下挑戰,以有助於我們的陶成。當耶穌說話的時候,他的話語彰顯出他的性格和他的內心世界。耶穌在這一席話中召叫我們,把他的性格和他的心,轉化為我們的性格和我們的心。

在耶穌提出的第一個挑戰中,瞎子引領瞎子的意象(第三十九節)蘊涵著雙重意義。信仰團體的領導者必須具備透徹的眼光,換句話說,就是將焦點放在基督、天主的王國、和符合信德的價值觀上。同理,做為追隨者的人,首先也必須確定,他們的領導者貝備清晰的視野,如此一來,才不至於被盲者引入歧途。

耶穌又提出第二個挑戰(第四十節),他提醒門徒們要對得起自己身為門徒的使命。耶穌似乎在告訴他們,做為一個門徒,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去學習、成長、與發展。

接下來,耶穌在第三個挑戰中要我們誠實的面對真理,在挑剔別人的錯誤之前,先自我省察一番,耶穌的聖訓喚醒我們要真誠的認清自已的罪,並展現出改過遷善的意願。致力於成聖的努力可以使我們培養謙卑的態度,而謙卑則能促使我們幫助別人。

我知道有些人只要願意改變自己的生活,就能使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他們不須要改變全世界,只要改變他們自己就好了。如果公司那位女士不要再閒言閒語,那麼辦公室就會減少很多摩擦。如果我的上司學會把「請」、「謝謝你」掛在嘴邊,我的工作就會更輕鬆如意。如果我的太太改掉經常抱怨的習慣,家庭生活就會更和諧。如果我的先生能夠稍微體貼一點,家裡的氣氛就會變得更和樂。我們身邊都不乏類似人物。只要稍加修正,他們就可以改善週遭人的生活品質。但果真如此嗎?

主耶穌也認識這類人物,與一些和我們很相像的人。他建議的解決之道是直指問題核心。他教導世人改變生活的方法,就是最好的例子。主耶穌告訴我們要從改變自己的生活做起。

如此一來,我們就不得不思考,問題的癥結可能是在我們自己身上。你總是認為問題出在你的配偶、鄰居、或兄弟姐妹身上。但其實從頭到尾,問題根本是出在你自己身上。我們是自我欺騙的大師。人類這項天份淵遠流長,可以上溯到伊甸園。歸咎他人的把戲從創世紀以來就開始上演了。因此主耶穌認為,如果我們聰明的話,就應該認清自己是問題的根源。

這樣的心態促使我們親自著手解決問題。如果我發現問題的根源在你而不在我,那麼我能做的就相當有限。當然,我可以怪罪你,讓目己好受一點。但實際上卻無法改變些什麼。我不能左右你的生活。除了你本人之外,其他人都束手無策。但是如果問題癥結出在我身上,我就能夠有所改變。我可以親自處理、加以改善。藉著改過的實際行動帶來轉機。

改變就從你我的內在開始。主耶穌說:「先取出你眼中的大樑,然後才看得清楚,以便取出你兄弟眼中的木屑。」

木屑是木之最小者,小得可吹入眼內;大樑是木之最大者,大得可以完全遮擋人的視線,使人什麼也看不到。西諺便有:「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之說。木屑雖小,在眼內使人不舒服,人總以取出為快;大樑不會使人有立時的不適,故無意急速除去。耶穌很懂人的心理,人有時傾向注意別人的小過失,因為自己感到不舒服,但總喜歡為自己的大錯誤辯護。老闆看到屬下偷懶會很生氣,但對自己長期剝削工人卻若無其事。為門徒來說,仇恨是他們眼中的大樑,阻礙他們看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主耶穌要求他們先移去大樑,恢復廣遠的視線,然後才講矯正別人的小毛病。

主耶穌提出的第四個、同時也是最後一個挑戰,和語言的力量有關。主耶穌說:「心裡充滿什麼,口裡就說什麼。」古代的賢者息辣寫道:「一顆樹的栽培,可由它所結的果實看出;同樣,一個人的心意,可從他思想後所說的話看到。」這兩段美妙的話語揭示了相同的事實:只要聽一個人說話,終究會瞭解他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我說話的時候透露了什麼樣的訊息?當我張嘴說話的時候,是否顯現心中充滿了什麼樣的思想?

我說的是令人鎮靜、安慰、具有治癒或 鼓勵效果的話語,還是中傷與背判別人的話語?這些話顯示出我有一顆怎麼樣的心?我說的話有沒有鼓舞或啟發他人、引導人棄惡揚善,或者,我只是潑人冷水、貶抑破壞他人?當我因為最輕微的刺激而勃然大怒時,我口中說出的話是否透露我心中所想?

抱怨與挑剔是不是我慣用的說話模式‥‥我是否能夠很快的指出別人眼中的木削,卻看不見自己眼申的樑木‥‥我是不是用尖酸的話沖淡了讚美的效果,例如:「這件衣服真好看!如果妳再瘦個幾磅,那就更合身了IJ,或者「恭喜你升官(或畢業),只可惜經過了這麼多年才有今天!

以上這些話透露出我有著什麼樣的心性?我的心溫度 是冷是熱?當我眼見別人享有好運道時,如果我寧願仇視抱怨,而無法歡樂與共,這是否透露出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當我捨棄祝福的話語,而使用詛咒的字眼,當我捨棄關愛的忠告,而選擇因果式的批評時,我是否透露了內在自我的真面貌?

當我置身閒言閒語中時,無論我是傳播者,或者以聆聽者的角色參與這個所謂人格謀殺行為,此舉透露出我這個有信仰的人的心性與操守如何?這復我想起一位猶太教拉比曾經提到該教律法關於閒話的教訓。那項律法說道﹕「閒言閒語的舌頭會殺死三個人,一是被閒話中傷的人,一是說閒話的人,一是聽閒話的人。」

這種情形在今天的教會中亦時有所聞。「你這個星期有沒有注意到李太太的神情?我一直懷疑她,我就知道她有點不對勁。如果不相信,只要仔細觀察她你就明白了。」下個星期天,李太太上教堂時,大約有五十雙眼睛盯著她看。李太太發覺自已成了眾人目光的焦點,心想﹕「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我出門時忘了穿衣服嗎?」再過一個星期,說閒話的人又開口了:「你有沒有發現她看起來多麼可疑,一副心裡有鬼的樣子?」我想,在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情況下,李太太看起來不可疑才怪。

如果你種下尖酸刻薄的種子,你就會得到尖酸刻薄的果實。如果你種下批評的種子,你也會得到批評的果實。如果你愛幫別人編派故事,你終其一生也將成為別人編故事的題材。對你說別人閒話的人,有一天也會說你的閒話。我父親說,狗之所以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因為牠只會搖尾巴,而會不饒舌。

如果我們記得凡事先三思而後言,如果我們對彼此說的話做恰當的回應,而不只是直截了當的情緒反應,那麼大部份的人都應該心懷善意,不會隨便說閒話、詛咒、抱怨、斥責、與批評他人。不幸的是,我們的嘴往往在啟動大腦之前就搶先行動了。

相信耶穌基督的人應該藉著沉思與深呼吸,讓聖神將天主熱情關愛與恩慈的氣息吹進自己的生命中。我們得到聖神的啟發與力量之後,當我們說出心中所想時,就不會招致責難與羞辱了。

語言具備揭露事實的力量。當然,語言也具備負面的力量,足以隱匿事實。我們都被謊言欺騙過,也曾因為虛假的承諾失望過。但我們終將認清真理。利用語言欺騙最終都逃不過被揭穿的命運。一個謊言要靠另一個謊言掩飾,第二個謊言又要靠第三個謊言掩節。到頭來,整個謊言會被本身沉重的負擔拖垮。那時,語言將會再次顯現人的本來面目。正如一句德國諺語所言:「謊言的腳很短。」它們跑不遠的。

只要假以時日,語言往往能夠真實的顯現我們的內心世界。主耶穌說:「善人從自己心中的善庫發出善來,惡人從惡庫中發出惡來。」我們不難從生活中發現實際的例子。請聽聽以下這段話:「戰爭本身就能將人類的精力推到最高峰,有勇氣面對戰爭的人,都能獲得高貴的印記。」這是墨索里尼說的話。且讓我們再聽聽另一段話:「主,讓我成為和平的使者。在有仇恨的地方,讓我種下愛。」這是聖方濟各說的話,這兩段話都真實的反映了他們內心的思想。我們不妨反省一下,由我們口中說出的話,是否透露出關於我們內心的訊息?

語言具備協助、治癒、鼓舞、激勵的力量。當然,語言也具備與這些背道而馳的負面力量。措詞不當時,語言傷人的程度不下於利刃和拳頭。這其間唯一的差別是,被利刃切割的傷口通常會癒合,拳頭槌打的瘀青很快會消退。但是語言造成的傷害,卻可能持續經年,久久無法痊癒。我在此大膽假設,聖堂裡每一個人都能夠回想起童年時代受過言語上的傷害。一位現在已經五十多歲的先生,回想起他第一天戴眼鏡上學的光景。那時候,同年級的學生沒有一個人戴眼鏡。當時他只有六、七歲,其他的同愛嘲笑他是「四眼田雞」。類似的戲謔不算太嚴重,小孩子經常會犯。但是對這一個小男孩來說,這卻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直到四十年後的今天,每當他回想起這件往事,他還是感覺得到當時受到的傷害。朋友們,且讓我們慎於言。因為言語不但會造成傷害,而且傷得很深。

今天我們要談的重點是語言正面的力量。這個世界上,除了說得恰如其份的言語之外,很少有其他力量可以激勵一個搖搖欲墜的靈魂。出自聖保祿宗徒之筆寫給格林多教會的書信就是最佳明證。這是一篇陳述教義的文章,是用充滿鼓勵的文字寫就的。聖保祿宗徒的字裡行間洋溢著希望:「我親愛的弟兄,你們要堅定不移,在主的工程上該時常發奮勉力,因為你們知道,你們的勤勞在主內決不會落空。」

人們對鼓勵的需求並非僅見於新約。現代人也須要鼓勵與希望,不僅對死亡之後的生命如此,對於該如何面對當下的生活亦然。我們也許無法像聖保祿一樣說出有見解、又能啟迪人心的話語。但是我們都知道一些具有激勵作用的話,足以鼓舞垂危的靈魂。舉例來說:「我錯了,你才是對的。請原諒我吧。」這些話的確很難說出口。但如果這是事實,那麼就有必要勇敢的說出來。我們不免要想,在許多家庭中,如果人們能夠真誠的說出這幾句話,不知道能夠治癒多少靈魂。

在教會中,我們有時候低估了言語的重要性。我們強調言語絕對無法取代行動的地位,這一點的確沒有錯,主耶穌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但是祂從來沒有忽略該如何恰到好處的使用語言。祂不斷的藉著話語幫助他人。祂經常說:「不要害怕。」祂也曾經對各式各樣的凡夫俗子說:「你是無價之寶,」我們的天主汲汲營營地做好事,祂同時也是一位語言大師。祂懂得語言的力量。

你的舌頭有沒有為你惹過麻煩?在憤怒、刻薄、與報復的情緒下說出的話,有如覆水難收,而造成的傷害也無法磨滅。有一個農夫用言語中傷朋友,之後他去辦告解。他對神父說:「我說了惡毒的話,我希望能和天主和好。」神父要他裝滿一袋子的鵝毛,然後在村子裡家家戶戶門口灑一些鵝毛。他於是照著神父的話去做。之後,他去問神父:「現在我該怎麼做?」神父說:「拿著袋子,把所有的鵝毛收回來。」但是當農夫出去收集鵝毛時,卻一根也找不到。他告訴神父,風把鵝毛都吹跑了。神父說:「你說出的話也是如此。出口容易,收回難。」

聖經中有很大的篇幅討論語言的力量。你的舌頭可以幫助你和天主建立超性的關係,也可以讓你陷入情緒的低潮。「如果我們說‥‥如果我們說‥‥如果我們說‥‥」不斷重覆出現在聖經當中。為什麼?因為你說出的話決定了你精神、感情、與肉體的命運。當你說:「我真希望能死」時,你等於邀請死亡進入你的生命。說出口的話都不是中性的。當你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笨」時,你實際上謀殺了他的自尊心。你等於按部就班的用惡毒的舌頭毀滅孩子。當你說:「我痛恨我的生活」時,這句話中潛藏的毒藥,果真會把你的生活拖下水。逵味王說:「這是上主所安排的一天,我們應該為此鼓舞喜歡。」(詩篇118:24)。如果你今天早上醒來之後。沒有在訃聞欄上看到自己的名字,那麼你就該鼓舞歡喜。能夠活著真是件美好的事。

有一句中國古老的諺語說:「一幅晝抵得上一千個字。」有人如此回答:「沒錯,但是這也要藉助言語形容。」天主賦予我們說話的力量。希望我們都能有智慧善用這項天賦,光榮天主。

我們要求和睦相處,幸福的生活,大家就該彼此關懷愛護,遇到爭議,設法溝通,達成共識;遇到誤會,謀求諒解;遇到困難,互相商討解決;遇到責任,互相鼓勵支援;遇到憂苦,互相安慰;遇到喜樂,大家分享;達到大家甘苦與共,休戚相關的思、言、行為上因果循懷。

返回頁首